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统战工作>>正文

中共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

2013-11-21  点击:[]

中共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

(2013年10月8日)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发〔2006〕15号)和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统发〔2004〕62号)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12〕16号)精神,不断促进统战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做好学院的统战工作,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学院统战工作的范围和主要任务

1、高校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服务的,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汇集着党外各方面代表,又是统一战线培养、选拔代表人士的源头和重要基地,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物色、培养、推荐、使用工作关系到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巩固和发展。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统战工作本质上是做团结人的工作。把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团结起来,为学院中心工作服务,是学院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优势,对于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学院统战工作,把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于加强学院党的建设,实现学院“二次创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学院统战工作的范围主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台湾同胞及其亲属(包括在大陆定居的台胞和就读的台湾学生)等,重点是专业领域成果显著、政治上有代表性、社会上有影响的党外人士。

4、学院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了解和分析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调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学院发展规划目标,促进鹤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二、切实加强学院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5、重视统战工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政治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党的领导干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体现。要把有没有统战观念,懂不懂统战政策,会不会做统战工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把统战工作纳入学院党建工作量化考核内容。

6、党委要把统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院党委要对统战工作做到有研究、有部署,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检查督促统战政策的贯彻落实,及时解决统战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学院党委每年要召开1-2次党委会,专门听取统战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统战工作和解决统战工作中的问题。统战理论学习,要纳入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学院党校在进行干部培训时,要开设统战理论课。

7、健全统战工作运行机制。要树立“大统战”的思想,构建“大统战”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组织部作为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要按照党委部署,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各总支书记负责本单位的统战工作。组织部要抓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安排使用工作。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协助做好统战工作。

8、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党委要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要选拔热心统战工作,具有较强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同志充实到统战干部队伍中;要选配政治立场坚定、有事业心和熟悉统战工作的同志负责统战工作;要抓好统战干部的业务学习、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工作,不断提高统战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三、坚持和完善统一战线工作的各项制度

9、坚持和完善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制度。学院每学年要召开1-2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通报学院教学、科研、改革、发展等重大事项,讨论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对党外代表人士所提的意见和建议,由党委分管统战的领导阅示,责成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并将采纳的情况及时反馈。各院、部(党总支)要相应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制度,向党外人士通报本单位的情况,听取党外代表人士对本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10、坚持和完善同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是发挥纽带与沟通作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听取党外意见建议,增强互信和感情,不断巩固党与党外人士联盟的重要方法。学院党委要坚持每年两次务虚座谈会制度,开展谈心活动,重大节日期间走访党外人士,及时掌握党外人士的思想情况。党委班子成员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强化联谊交友意识,每位成员要联系3名党外朋友,与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院、部(党总支)成员也要同党外人士谈心交友,并形成制度。

11、坚持和完善党外代表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学院的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和财务管理咨询委员会要吸收符合条件的党外人士参加;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学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和推荐、考核工作;聘请部分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党风党纪特邀监察员、教学督导员等,参与校园文明检查、行风评议、教学督导等工作,切实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参与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为他们知情参政创造条件。

12、坚持和完善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学院有关会议制度。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列席学院党代会等重要会议,并在会前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列席中层干部会、党代会,帮助民主党派负责人及时了解学院的重大事项,配合学院做好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13、坚持和完善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例会制度。组织部每学年要组织召开1-2次民主党派负责人例会,交流各民主党派组织的工作情况,调查了解民主党派成员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民主党派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四、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14、加强民主党派班子建设。党委要加强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才兼备、热心民主党派工作、有代表性、有组织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的中青年骨干逐步充实到民主党派班子中,特别要举荐好学院各民主党派的正、副主委人选。

15、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各民主党派成员要发扬自我教育的传统,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民主党派要对成员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民主党派史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教育。组织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多种形式抓好民主党派成员的学习提高工作。

16、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组织建设。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发展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组织部要向民主党派推荐党外优秀知识分子,协助民主党派做好发展对象的推荐、考察和协调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协助民主党派建立基层组织工作。

17、支持民主党派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要鼓励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和自身的作用,围绕学院发展规划,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积极献计献策。要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在本职岗位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18、为民主党派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学院要为民主党派的建设努力创造条件,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改善办公条件。对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参加有关社会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五、积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19、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党外知识分子的成长。学院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多,是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各总支和领导干部都要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对党外知识分子要做到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要不断提高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帮助和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鼓励党外人士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出谋献策,为学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20、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学院科级以上党外干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党外人士,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党外知识分子,是学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主要对象。对他们不仅要加强坚持政治培训为主的理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而且要加大他们的实践锻炼力度,支持他们参加“同心”品牌实践活动,支持他们按分工开展工作,一视同仁,保证党外干部对分管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对学术上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要加大培养力度,条件成熟的党外干部可选拔担任部门行政正职。

六、努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21、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少数民族人士工作,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积极团结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坚持宗教活动在宗教场所进行。禁止在校园内进行传教和其他宗教活动,决不允许任何宗教干预教育工作。坚决抵御境外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渗透、破坏、分裂活动。要注意研究学院中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新情况,发现和及时处理各种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要防范和抵制各种邪教。

22、关心少数民族师生,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对全院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教育,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加强团结的观念,坚决杜绝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发生。组织部、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重视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及时解决和反映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树立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人才,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发展做支援的观念。

上一条:关于推荐第六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选的通知 下一条:民族工作知识问答

关闭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朝歌路中段 电话 0392-3329690   邮编:458030 电子邮箱:hbzyzzb@126.com